業內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LED照明市場將迎來發展高峰期,市場需求量有望突破1000億只,市場份額達到30%以上。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目前這個時間點上對于很多產業界的人士來講,這是一個水深火熱的時候,價錢跌得不得了,而市場并沒有成長,原先預期要突破的市場并沒有突破,但是對于一個產業的長期進步來說,要比一年前,或者兩年前要明朗得多。
2012年來,我國的LED燈飾照明產業在政策、資金、市場的推動下飛速發展,無論是產值規模還是產業鏈建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從全球視野看,我國的LED燈飾照明仍處于幼小階段,尤其是產業技術水平低,與LED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因此,充分認識我國LED產業在全球的位置,全面分析LED燈飾照明的發展態 勢,對于進一步把握發展方向、制定針對性的促進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未來LED將呈現怎樣的態勢呢。
首先,技術提升與成本下降,產業迎來價格與質量博弈。LED燈飾照明廠商一直致力于提升產品技術、降低元件與制造成本。一方面,通過增強技術研發實力,提高元件發 光效率,可帶動每千流明價格持續下滑。參考美國DOE于2011年5月公布的《固態照明發展年度計劃》,不論冷白光還是暖白光LED元件,發光效率均持續 提升,而成本隨之下降。冷白光LED在2010年年底已發展至134lm/w,每千流明價格13美元;暖白光LED在2010年底發光效率提升至96lm /w,每千流明價格18美元。而未來發展目標,DOE擬定的2015年冷白光LED元件發光效率提升至224lm/w,價格下滑至每千流明2美元暖白光則 為發光光效率提升至202lm/w,價格下滑至每千流明2.2美元。另一方面,通過制造過程或材料的改良,提升產品質量,并降低整體制造成本。上游元件技 術提升和成本下降將帶動下游照明產品性價比快速提升,LED產業正向著合理、穩定的方向前行。業內專家指出,LED產品的價格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下 降,未來產業競爭的焦點將轉向產品質量和服務。
其次,白熾燈禁令執行,LED產業現商機
白熾燈泡是全球最普遍的照明光源,市場占有率高達70%,但其發光效率僅為8~20lm/W,整體照明系統效率為50lm/W?紤]到節能,各國紛紛提出 規劃,逐步淘汰白熾燈泡。我國計劃在2012年10月禁止進口及銷售100瓦以上白熾燈泡,2014年和2016年10月將分別禁止60瓦及15瓦以上白 熾燈泡進口與銷售。
在各國禁產、禁售與禁用白熾燈政策的推動下,尋找發光效率更佳的替代光源成為當務之急。LED燈泡在價格下降、質量提升的趨勢下,依靠其壽命長、光效高、 功耗低的特質,有望成為取代白熾燈的最佳替代光源。從全球照明市場來看,至2010年,僅有日本在全國范圍內成功應用LED燈泡,其成功因素包括:日本政 府政策的支持、廠商全力配合降價、消費者節能環保意識高等。
再者,產品設計從需求端出發,重視使用者感受過去的LED照明燈具廠商強調發光效率、光輸出與產品壽命,而如今,技術端成長已成為必然,能讓消費者眼前一 亮的反而是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滿足終端使用者照明需求的燈具產品。照明與色彩是人類接觸最頻繁的物理現象,不同的光強度及顏色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當產品更加強調人的視覺感受時,在照明燈具研發設計上就需綜合考慮人眼與大腦接收到的感覺與觀感,同時重視人類生理與心理需求。當LED照明應用快速擴大 后,能否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營造出整體光環境與適當氛圍,將是影響LED應用普及的重要因素。最后,企業強化通路布局,國際并購步伐加速。
市場通路是照明產品推向終端發展的關鍵因素。過去的LED燈飾照明元件廠商僅需將焦點放在LED元件發光效率的提升上,完成的半成品交給下游廠商經營即可。隨著 LED走向照明應用,更多的LED上游廠商期望走向垂直整合,并直接接觸終端通路與消費者。截然不同的思維將是LED廠商面臨的挑戰,而通路布局經驗的缺 乏也成為LED照明產品走向終端的一個瓶頸。
另外,就國家項目來說,LED的機會主要集中在: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工程;“城市礦產”示范工程;再制造產業化工程; 產業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建設工程;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工程。
目前,國際照明大廠在通路布局上較具優勢。品牌歷史發展已久的國際照明大廠,在通路經營上較不費力,僅需將主打商品從傳統光源轉向推廣新興LED燈飾照明。依靠品 牌優勢和銷售通路優勢,國際知名LED企業將加速并購步伐,在產業進入傳統淡季時加快全產業鏈布局,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更多LED照明燈飾資訊歡迎關注搜搜LED網www.ccdaoyi.com或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