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簡單來說就是中國要和這兩條線上國家發展合作,形成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共合體。
相比“貿易保護”政策的“一帶一路”,中國為各大企業“保航護駕”,沿線國家都表明態度歡迎中國企業,為中國企業一路亮了綠燈,讓中國企業“走出去”一路暢通,給中國企業一個地利人和的機會。那么回到LED顯示行業來談,“一帶一路”能為LED顯示行業送去什么“福利”。
“一帶一路”將為國內LED顯示屏培育新興顯示市場
“中國制造”的LED顯示屏在國外已經不計其數,全球每賣出10塊LED顯示屏,其中就有8塊來自中國。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LED顯示屏生產和出口基地,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生產了全球超過80%的LED顯示屏,目前全球有超過160個國家從中國采購LED顯示屏,但中國LED顯示企業沿“一帶一路”“走出去”的產品還是寥寥無幾,中國LED顯示企業“走出去”大多只是簡單地將產品銷售到海外市場,或和海外企業合作(以貼牌、代工模式)。

歷年來,美國是中國LED顯示屏出口的重要國家之一,今年一季度LED顯示屏出口美國比重為全部出口的28.2%,出口額達8111萬美元,遠遠高于排名第二的中國香港。然而,隨著新總統特朗普的上臺,美國日益加強的貿易保護政策,出口美國市場形勢或變得更加嚴峻,國內LED顯示屏廠商將面臨新一輪的挑戰。
對于LED顯示行業的企業,近幾年國內競爭激烈,國內難開拓新市場,原本的歐美是我國LED顯示屏輸出的主要市場,但隨著北美、歐洲市場趨向飽和,加上市場準入難度加大,在這樣錯綜復雜的局勢下,中國LED顯示企業是否應該乘“一帶一路”走出去打造自主的品牌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將目光轉向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一些新興市場,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對于LED顯示屏企業都是一塊“肥肉”,是當今處于窘境企業的“救命稻草”。東南亞十一國、南亞十國、中亞十國、西亞十八國、中東歐十六國、獨聯體四國、加上蒙古、埃及(注:亞洲43國,中東歐16國,獨聯體4國,非洲1國,共64國)這些國家多沒有LED顯示制造技術,在LED顯示行業是空白的,剛好需要中國LED顯示企業的“填補”,正好形成互補關系。LED顯示企業也順理成章的搭上“一帶一路”這艘船。這些在LED顯示技術落后的國家,產品需求還表現在傳統LED顯示屏方面,對中國企業而言,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是一塊由中國企業“開拓”的“荒地”、“培植”的“菜園”,這一過程帶來的效益,是看得見的。
“一帶一路”是國內LED顯示屏過剩產能最佳轉移市場
目前,LED顯示行業的產能是處于過剩階段,那么,LED顯示行業可以借助“一帶一路”將諸多過剩產能轉移到海外去,利用當地巨大市場需求,把我們現在的這些已經固化產能變成新的投資,不僅可以解決產能過剩,還可以拉動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從而實現互惠互利。
同時,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初衷來看,不是新一輪的國際化求增量,而是真正的全球化新戰略,實現全球一體化的共創共贏。首先,中國追求的不是單邊謀利,而是多邊共贏;其次,中國希望的不是將過剩產能對外轉移,而將中外制造產能合作共贏,輸出中國制造的體系、方法和手段,與當地國家的資源、人力、產業等打通;再者,不只是追求簡單的走出去,還要謀求引進來,實現中國與全球各個國家的共贏。
因此,對于中國LED顯示企業來說,“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和推動,不只是簡單地參與海外市場商業機會的分蛋糕、搶地盤,將歐美等海外作為第二個、第三個中國市場,實現營收規模和利潤的繼續增長;而是旨在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主動擁抱世界,整合全球頂尖的資源,包括技術、人才、智慧對接,站在世界的舞臺上來重塑中國企業的新實力。
“一帶一路”將成為國內LED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跳板
不少LED顯示企業因為“上游原材料上漲”、“下游終端顯示屏下降”,利潤在一步步收緊,不少企業“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行業的“洗牌”也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淘汰賽”讓人沒有一點點防備,與其在一塊蛋糕被分了又分的情況下,爭得一點碎屑,不如開辟新“領土”,“跳板”到國際市場。而中國在經濟方面大力支持“一帶一路”,例如:截至2016年底,國開行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600億美元,余額超過1100億美元。在政策方面,與各國簽訂合約或備忘錄等協議,確保中國企業利益,“一帶一路”無疑成為國內LED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跳板。
當下,“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下一步是推動它行穩致遠、繼往開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在合作中共贏,在共建共享中前行,中國LED顯示企業任重而道遠,讓我們一起期待LED顯示行業怎么“演”這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