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D顯示屏行業微間距顯示趨勢下,各家企業對微顯示產業的探討是值得我們敬佩和肯定的,但是在微間距顯示探索的道路上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在市面上我們也能看到各家企業推出的產品,有一些企業推出P0.49的產品謂之Mini LED,而另一些企業推出的P0.9產品則謂之Micro LED。P0.49與P0.9相差大約是0.4的間距,而正是這個小小的間距0.4就使得這兩款產品名字各有不同,行業內有一些人士不僅開始迷茫了,難道Mini LED和Micro LED從間距定義上相差的只有0.4的距離?行業內一些人又不禁問道何為Mini LED?何為Micro LED?
Micro LED被譽為次顯示技術被人們寄予著厚望,但是Micro LED存在著巨量轉移等諸多難題還尚未得到解決,所以作為過渡技術的“Mini LED”被提出來。Mini LED介于傳統LED與Micro LED之間。在顯示間距上由于Mini LED、Micro LED還是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所以也沒有非常明確的間距定義,行業把點間距在0.1--1.22mm定義為Mini LED,0.05mm以下定義為Micro LED這是行業普遍認可的。雖然在探索階段微顯示的間距很難有明確認定,但是唯一沒有異議的是Micro LED比Mini LED有著更小的間距。
在探索階段的微顯示產業由于很多產品及技術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各個企業在探索階段推出的各種技術各種形態的產品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只有各種類型的產品和技術不斷豐富才能促使微顯示產業不斷走向成熟,才能不斷推進微顯示產業的標準化進程。
在微顯示產業標準化出來之前各家企業所推出的產品及技術難免都會有一些不足之處,我們行業內人士需要懷揣的是一顆包容心。但是我們的包容是有限度的,一些企業雖然也在微顯示道路上去探索,由于行業還沒有標準界定,這就給各個企業在產品的命名上帶來了很大的伸縮空間,很多企業將當下比較火熱的Micro LED概念安在不是Micro LED的產品上。
當下很多企業在借助微顯示發展的勢頭去炒作概念,這也不利于整個行業生態的發展。
隨著微顯示趨勢的發展,Mini LED、Micro LED已經成為行業熱門的概念,一些企業研發生產出來一些新品雖然不是真正的Mini LED或Micro LED產品,但還是把這一些產品安上時下熱門的概念。企業這樣做能在短期內迅速提升企業業績和企業形象。雖然這一些企業把新研發生產出來產品安上時下名不副實的概念能夠在短期內給企業帶來一定收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卻不利于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LED顯示屏企業還是應該腳踏實地的把心思放在真正的微顯示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未來真正經受得住市場檢驗的還是那些名副其實的產品。
在微顯示趨勢發展的勢頭下,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也做了很多努力。9月17日期間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應臺灣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的邀請赴臺進行交流,雙方達成了兩地標準互通的認知意向。
Mini LED概念產生于臺灣,Mini LED開始是以芯片定義,當前LED顯示屏微間距化,關鍵在于芯片微型化,以目前芯片的工藝水平,正裝芯片是很難達到的,所以未來倒裝芯片將是主流。
兩地標準互通的認知意向的達成,將進一步解決在微顯示產業在某些問題上認識的不一致,將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未來行業協會還要更加關注微顯示領域的發展,在企業微顯示產業發展中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引導意見。當微顯產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行業協會還要不斷推進微顯示產業的各項標準化進程。
微顯示趨勢的發展,國內國外企業都在爭相布局,相信在國內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中國的LED顯示屏企業一定會繼小間距后在國際LED顯示屏行業再創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