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門檻突破
小間距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誰能最先跨越小間距LED技術門檻,并擁有大規模應用需求支撐的顯示技術;誰能更精準地把握細分市場的差異化應用需求,并推出更成熟、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及解決方案,誰就能在小間距潮流下取得先機。
對于小間距的技術問題的探討,行業內人士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探尋的腳步,如何把顯示效果做到最好,如何實現小間距成本的下降,如何讓用戶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等等,目前階段小間距LED存在的問題都是企業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如何打消目前用戶對藍光對眼睛有傷害畫質有顆粒感、太亮刺眼、有輻射等疑慮。
對于這些問題,蔡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于LED顯示屏中的藍光對眼睛是否有明顯的傷害目前存在爭議,至少洲明科技實驗室的數據表明,小間距LED顯示屏對人眼的傷害在可接受的范圍。對于畫質顆粒感,只要保持一定遠的觀看距離,P2.5mm以下小間距LED顯示屏都能充分滿足分辨率的要求。對于亮度,小間距產品可以實現環境自適應調節,以調到與環境最合適的亮度,同時洲明擁有行業領先的低亮高灰技術,30%低亮度環境下(約240Nits)灰度等級保持在12bit以上,畫質細膩,色彩均勻,在室內低亮度環境下長時間觀看不損傷眼睛。對于輻射問題,洲明科技的upanel系列小間距產品已通過民用級別EMC class B電磁干擾檢測標準,輻射范圍就跟TV一樣,對人體不會有很大影響。
另外對于目前行業內普遍關注的用戶級維護,蔡三自信地表示,目前洲明的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就能做到用戶級維護水平,產品采用磁吸式模組前維護,支持單元模塊熱插拔,拆裝、維護方便、快捷、靈活。
洲明科技現在也在為用戶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為客戶解決后顧之憂,蔡三表示。
小間距目前概念很火,但是實際應用情況還是不如預期,這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小間距目前的成本過高。價格過高是影響LED小間距普及的最主要因素。
針對這一問題,蔡三認為小間距LED顯示屏的成本與燈珠、控制IC和工藝的改進成本有直接關系,但基本符合半導體成熟度提升成本下降的規律。隨著產業規模的增加,小間距LED屏有望達到常規顯示屏的價格水平。
但是如果小間距有望達到常規顯示屏的價格水平的話,那么會不會重蹈常規顯示屏的覆轍,走上價格戰之路,對于這一點,蔡三表示,小間距的市場不會重蹈價格泥潭。因為LED顯示屏不是標準化電子消費品,用戶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塊屏,而是一整套顯示控制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客戶提升溝通效率、業務效率和創造價值。另外小間距產品存在技術、資金以及商業模式等種種門檻,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做小間距,能做好小間距的企業也就有限幾家,價格戰打不起來。
蔡三從用戶和企業兩個方面分析價格戰的不可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就是對LED小間距的最好的尊重,也是對自主創新企業的一種肯定。
整合與升級
蔡三提到了未來LED顯示屏廠商的一個發展方向,可以與廣告運營商合作來賺取相應利潤。隨著點間距縮小,分辨率提升,大屏幕顯示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大屏幕顯示還可以結合二維碼,通過微信掃描的方式,自動連Wi-Fi快速上網,成為O2O線下到線上的入口。“可以說,現在的戶外廣告顯示已擺脫了高高在上的姿態,從以前的單向發布轉變成雙向互動,它將不僅僅是一個信息發布的媒體,更是一個智能交互終端。另外這樣也帶來了業務模式的改變,屏體生產商可能不是通過直接銷售屏體來盈利,而是通過與廣告運營商合作,通過后臺系統統計廣告點擊數量、點擊率來分取相應提成。”
目前LED行業內,并購整合現象頻發,洲明也在并購的路上,對于這樣的并購整合,蔡三表示并購整合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意味著犧牲產品品質惡性低價競爭的怪圈已經被打破,品質回歸、價值回歸的良性發展道路即將到來。
并購整合過程中,LED顯示屏的新興市場受到資本方的青睞,傳統市場從產品到方案,從建設到運營各環節的整合價值受到重視,這些變化都將極大地加速行業的發展。
對于洲明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蔡三也篤定地表示,將跨界做實,使得LED顯示屏能夠在新興跨界市場占據重要的位置。
通過上市公司和規;髽I的努力,推動產品的標準化,在保持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持續降低產品成本,改善用戶的體驗,加速推動LED顯示屏行業回歸到更加理性、更加良性的發展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