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LED顯示屏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伴隨而來與LED顯示屏光污染相關的議題也漸漸進入公眾的視野。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都傳出了關于LED顯示屏光污染的訊息。
2002年,濟南出現了首例“光污染”案。一居民由于不堪忍受對面高樓玻璃幕墻每天長達十余個小時的照射而將相關的LED顯示屏責任主體推向了被告席,由于當時法律沒有相關“光污染”的規定,案件最終以原告敗訴告終。
雖然當時沒有具體的法律作為“光污染”的評判依據,也沒有具體細則對“光污染”進行界定,這個案例最后也以原告敗訴告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代表著LED顯示屏相關責任主體的勝利,這是給LED顯示屏行業敲響一次警鐘,驚醒LED顯示屏行業,“光污染”已經凸顯,或將成為LED顯示屏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這應該引起LED顯示屏行業人士足夠的重視。
提起光污染的形成原因讓人唏噓不已。光污染的形成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在顯示屏的制造環節。某些顯示屏廠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片面追求高亮度,再加上沒有行業相關標準的制約,一些企業也盲目的跟風,生產的一些戶外顯示屏亮度嚴重超標,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光污染,這種現象在LED顯示屏行業不是個案。
二是,在顯示屏使用的環節上。很多的LED顯示屏的使用主體,由于沒有對LED顯示屏的性能有專業全面的掌握,在LED顯示屏的播放時間段上,白天和晚上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白天因光照度高對顯示屏亮度需求也高,但晚上則不需要太亮,因此不必要那么高的亮度。以前因為沒有相關標準的規范,業主并沒有對顯示屏進行相應調試,導致既浪費能源,又造成了一定的光污染。
隨著LED顯示屏的發展,LED顯示相關“光污染”的條規也在不斷的增補完善。
2013年《深圳市戶外廣告管理辦法》實施,這也意味著今后LED顯示屏光污染有“法”可管了。之前市民面臨忍受LED顯示屏帶來的光污染,投訴無門也將結束。
深圳作為LED顯示屏產業最集聚的地方,此項規定的出臺,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光污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伴隨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LED顯示屏企業已經不能忽視“光污染”帶給人們的危害,LED顯示屏企業也需要拿出更好的光污染解決方案。
LED顯示屏在行業的實踐過程,根據光污染形成的原因,對LED顯示屏產品采取了基本的解決方案。如合理規劃顯示屏面積的和安裝位置;采用可系統自動調節的亮度調節系統,自動亮度調整系統能自動換算適合環境的播出亮度,避免的光污染。
LED顯示屏行業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這一系列解決方案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了光污染的問題,很多企業也積極踐行自身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光污染問題上不斷完善規范。但是光污染還將出現新的難題,還有待于行業所有人不斷的探索,我們在看到在解決光污染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們還存在的問題。
當前LED顯示屏行業,各家的技術實力不等,產品也千差萬別,單個企業生產的產品制造的光污染問題還將存在,單個企業制造的光污染不僅關系到自家企業的信譽,同時還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
不管在哪個行業都存在著“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現象,LED顯示屏行業也是一樣。在內行人的眼中,誰家生產的屏出現了光污染,誰家的生產工藝在某些光污染問題還沒有解決,在內行人眼中都心之肚明,但是在外行人看來,在一般大眾的心中卻不是這樣想的,只要是LED顯示屏出現了光污染問題,他們不會管這塊顯示屏是誰家生產的,只會以偏概全把全部的罪責都歸咎為整個LED顯示屏行業,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犯下的錯誤需要整個行業來買單。
在整個LED顯示屏行業所有的企業或將是競爭的關系,在商業上也只有相互競爭才能有所提高有所進步,但是在一些方面企業與企業之間又會存在共同的利益,具有利益的一致性。在面對利益的一致性問題上,如果我們的企業還是抱著相互競爭的態度,各自為政,“個人自掃們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樣將不利于整個企業良好的生態環境的構建。LED顯示屏行業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外在生態環境的話,反過來也將會阻礙單個企業在顯示市場的發展。
LED顯示屏光污染問題的解決關系到整個行業生態環境的發展,要營造有利于整個行業發展的生態這需要LED顯示屏行業所有人共同的努力。行業協會要對LED顯示屏廠商和LED顯示屏使用主體起到督導的作用。相信只要LED顯示屏行業人共同努力奮進,將會迎來LED顯示屏行業更加良好的生態環境。
未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LED顯示屏的跨界融合不斷深入,在光污染進一步解決的基礎上,LED顯示屏將會在夜游經濟以及其他諸種顯示終端市場大有作為,也將會開拓LED顯示更大的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