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國際LED展已經落下帷幕,但展會上涌現出的不少“亮點”仍讓人記憶猶新。在展會現場,展出小間距、透明屏、球形屏、LED廣告機等產品的企業明顯增多;直插產品也有所革新,在“間距”不敵表貼的情況下,往“透明、透風、視角范圍”上突圍;COB封裝持續發力,其產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逐漸拉近與表貼的差距;租賃屏的間距越來越小,逐漸往“小間距化、戶內戶外通用化”等方向靠攏;LED顯示屏的簡易維護功能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多家LED企業力推前維護產品;LED顯示屏搭上3D、4K、AR、體感互動等技術,從當初的“噱頭”到現在漸趨成熟的產品,只為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技術附加值正逐漸成為產品的主要競爭力。
當前LED行業大環境不好,生意難做是行業的真實寫照。在市場遇冷的情況下,LED企業更應奮發圖強,學會審時度勢,在縱觀全局的前提下,適當調整自身的發展策略,切忌急功近利、鼠目寸光。
截稿前,一條“40萬中國游客國慶期間在日旅游消費1000億日元”的新聞引起了筆者的關注,一時間話題不斷。據了解,這1000億日元大多花在了購買日貨上,為什么日貨如此受中國游客的喜愛?除了人民幣在日本比較“耐花”之外,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日貨都是“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代名詞,慢慢地大家都形成了一個“日貨好”的固定思維。那么這又給LED行業帶來什么啟示呢?
在筆者看來,中國游客之所以在日本“爆買”,恐怕和產品品質、服務及技術含量有很大關系。反觀LED行業,低“含金量”的同質化產品橫行,更有不法商家以次充好,LED顯示屏發生火災事件時常上演,讓消費者看緊錢包的同時也寒了心。
LED顯示屏行業早已告別當初的粗放式增長,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改變。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LED顯示應用分會理事長關積珍曾明確表示,在未來幾年,LED產業的區域集中度和向規模較大的企業聚集趨勢將更加明顯,行業資源整合、企業并購重組、做大做強在今后幾年將帶來LED顯示應用行業格局的重大調整,未來幾年行業內被動或主動的并購整合將是大勢所趨,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向具備技術優勢、渠道優勢、規模優勢的企業傾斜。
行業環境不容樂觀,LED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就要力求差異化,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多花心思。新形勢新格局下,繼續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必將被市場淘汰。LED企業應重視自主創新發展,加大創新投入和科技創新力度,不斷開發新產品,引領市場。
更多相關LED網資訊,請點擊搜搜LED網站(www.ccdaoyi.com)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
